t80937

“离大谱了!”山西太原,一男子花200元买品牌拖鞋,不料,在车的后备厢放了3天后

“离大谱了!”山西太原,一男子花200元买品牌拖鞋,不料,在车的后备厢放了3天后,拖鞋竟缩水成“拖鞋”,原本41码的鞋子,连妻子35码的脚都穿不进去,询问客服后,对方说了这样一番话,网友:又被套路了!   原来,侯先生在商场挑中这款售价 200 元的品牌拖鞋,想着夏天开车时换鞋方便,便欢欢喜喜收进购物袋,可因为要上班,便随手将鞋扔在后备厢,就一头扎进工作里。   三天后,朋友约他去游泳馆,侯先生想起后备厢的新拖鞋,兴冲冲打开车门,眼前的景象让他差点笑出声:两只拖鞋像被熨斗狠狠碾过,原本宽松的鞋腔缩成 “小笼包”,鞋头往下塌,边缘还翻着奇怪的褶皱。   他拿尺子一量,惊出一身冷汗:鞋长足足短了 3 厘米,41 码的鞋,如今连妻子 35 码的脚都套不进去!“这咋穿?” 侯先生忙联系品牌客服,对方听完描述,语气平静得像在说件小事:“可能是高温导致材质收缩,您试试把鞋泡在四五十度的水里,加点食用盐,看看能不能恢复。”   侯先生半信半疑,烧了壶温水,将拖鞋整个浸进去。从清晨泡到黄昏,水凉了就换,可拖鞋依旧缩成一团,半点没变回原样,反倒被泡得愈发软塌塌,像块发黑的橡皮糖。   这事被侯先生发到社交平台后,评论区瞬间炸开了锅:   有网友说:“200 块买个‘一次性拖鞋’?品牌质量也太糊弄人了!” 还有网友说:“客服这是甩锅吧?后备厢温度再高,也不该缩成童鞋啊!” 还有的网友说:“难道这鞋是‘玻璃体质’?晒不得热、碰不得水?”   侯先生越想越窝火:花了品牌的钱,买到的却是 “温室里的拖鞋”,稍微经点晒就报废。再联系客服,对方仍重复那套 “浸泡建议”,绝口不提质量问题或赔偿。   他忍不住自嘲:“现在这鞋只能当摆件,或者给我家猫当窝 —— 就是不知道猫愿不愿意住这么小的‘别墅’。”那么品牌溢价背后,质量是否真的过硬?售后回应能否解决实际问题?当消费者为 “品牌” 买单时,买到的究竟是品质保障,还是 “薛定谔的质量”?  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?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!   信源:荔枝新闻